語種
中文簡體 中文繁體 English
營業廳
網上營業廳 掌上營業廳
返回頂部
為了誰 中國電信重慶公司駐村第一書記何開軍和他的扶貧故事
2020-08-14 人民郵電報
分享:
   


“今天感冒很嚴重了……人感覺很累,又在咳(昨晚幾乎沒有入睡),早飯後本想下村走一下,但現在覺得走路都困難……

人隻有在這種情況下,才體會到無助之感、孤身無援之狀……

思考。這到底為了誰……

為了完成組織交辦的工作?

為了體現人的價值?

為了黨的承諾?

還是為了在扶貧路上留下足跡?

為了這一切,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何開軍日記

何開軍,作為中國電信重慶公司向全市貧困鄉村派駐的35名駐村扶貧幹部之一,在退休前夕,受分公司黨總支委派,2018年1月奔赴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腴地鄉高莊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

從舒適的城市環境來到偏僻貧困之地,從明亮寬敞的辦公室來到潮濕陰冷的村宿舍,兩年多時間裏,他不知放棄過多少個周末和節假日休息時間,累計驅車4萬多公裏、徒步2000多公裏,吃在村、住在村、幹在村,沒日沒夜地投身到駐村扶貧工作中,與當地村支兩委一道帶領高莊村217戶貧困村民全部實現脫貧致富。

開辟人生第二戰場

1979年,何開軍從農村走向軍營,1988年隨軍奔赴老山前線,在緊鄰老山主戰場曆時十個月的偵察作戰中,何開軍與戰友們圓滿完成任務,得到軍區前指和師部的高度評價,個人還榮立對越自衛反擊戰二等功。

2018年,在經曆了戰場的硝煙和從部隊複員到企業後的激烈市場競爭後,何開軍已近退休,和大多數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員工一樣,他一度想象著自己會調整到比較清閑的崗位,承擔一些簡單的任務,然後愉快地結束自己的工作生涯。

但從組織找他談話,決定指派他到高莊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那一刻起,他的人生意味著將發生重大變化。

“這次選派你去駐村扶貧,是組織的信任。”分公司黨總支書記的叮囑言猶在耳,“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2018年1月22日,何開軍在日記本上鄭重寫下“人生紀念之日”六個大字,時年57歲的他接受了組織的安排,正式來到腴地鄉高莊村開辟他的人生第二戰場。

茫然不知從何著手

“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酉陽縣是全市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減貧脫貧任務最重的縣。腴地鄉距離酉陽縣城36公裏,所轄高莊村地處武陵山腹地,耕地麵積8000餘畝,林地麵積10000餘畝,不足30平方公裏的村子下轄12個村民小組,居住了1213戶4863人,全村普通勞動力2918人,超過一半都在外務工,這也成為全村村民除養牛、中藥材和青花椒種植以外的主要經濟來源。截至2020年8月,高莊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7戶975人。

何開軍清楚地記得,上任的第一天是星期一,剛剛報到便被村支書叫去處理一宗棘手的村民糾紛。“經現場看,矛盾雙方均考慮不周。”

這與自己先前的想象完全不同,“在單位我雖有長期管理縣下代理人員和業務發展的經曆,但與現在工作截然不同。”何開軍說,初到高莊村,人地生疏,這是一個既知曉又茫然不知從何著手的工作。

在與村支書石勝遠多次交流後,何開軍選擇從逐戶走訪全村貧困戶和老黨員幹起,在邊走邊幹中,逐步熟悉當地實際情況、梳理工作思路。

為了盡快掌握情況,何開軍與村綜治專幹田建國一道頂嚴寒、踏冰雪,一戶一戶地開展遍訪工作,開村小組會、院壩會、火鋪會,向村裏老黨員請教,和老百姓促膝長談,何開軍耐心細致地了解他們的心聲,仔細觀察、詳細記錄。

高莊村6組共有貧困戶21戶,何開軍用了兩天時間全部走完。“第一天是中到大雨不停,把鞋和褲腿全都打濕了,第二天又是冰凍天,路麵的冰又厚又滑。”

次日,何開軍走訪了陳家溝、唐家溝兩處14家貧困戶。“今天又是踏冰淩、走泥濘。”由於上坡冰層太厚,何開軍還摔到一米多高的土坎下,手也擦掉一塊皮。“無礙,還得繼續往上走。”當晚何開軍返回住處已是九點多了。而這次冰雪不僅凍住了住處所有水管,電也時斷時續……

這到底為了誰?

有一天,何開軍早上起床咳痰帶血。“感覺很累,再加上有咳嗽(晚上幾乎沒有入睡),覺得走路困難,不想動。”因患上重感冒,何開軍頓感身心俱疲:“人,在這種情況之下,才體會到無助之感、孤身無援之狀。這到底為了誰?”

“是為了黨的承諾,還是為了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重托?!是為了體現人的價值,還是為了在扶貧路上留下足跡?!”何開軍陷入了沉思。

此刻,他回想起當初向分公司黨總支書記承諾接手這個崗位的初衷:“努力、踏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切,能為精準脫貧、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出份力,能為國家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今天的工作是難得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參與這段前所未有的人生旅程。”何開軍在日記中寫:“我高興,我自豪,我為黨和人民盡了一點責任,雖然扶貧路上的工作,離黨和人民的要求很遠,但我相信在黨委政府、公司黨總支、村支兩委各級幹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一定不負重托,力爭全麵完成黨委政府交辦的精準脫貧工作任務。”

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

就這樣,何開軍打定主意。在兩個多月時間裏,他頂風冒雪堅持走遍了全村所有貧困戶,對高莊村的實際情況有了基本了解。

彼時的高莊村,辦公設施差,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落後,村民們也沒有活動場所,“吃完飯就打牌”,村支書石勝遠說,當時村裏的黨組織軟弱渙散,幹群關係也不和諧。

“原先的村支兩委工作中存在一些重大決策未經過充分討論的情況,甚至部分村幹部都不知情。”在前期走訪中,“老村長”向先全向何開軍建議,“村支兩委的一切工作應以支委會為核心全麵展開,充分體現黨組織是一切工作的核心。”何開軍一一記錄下來。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有過企業黨支部書記工作經驗的何開軍,在參加縣鄉兩級扶貧第一書記培訓中逐步領悟到,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

說幹就幹,在何開軍的倡議下,2018年3月初高莊村召開了一次黨支部委員會議,何開軍在會上向村黨支部匯報了前期走訪調研的基本情況。經過討論,支部一班人認真分析找到症結,對下一步如何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也達成共識,並擬定了實施計劃。

黨建要抓好,陣地建設是基礎。何開軍第一時間向所在單位黨總支匯報強化高莊村黨建的思路,得到了中國電信重慶公司市、分兩級黨組織的積極支持。很快,高莊村支部便以現有便民服務中心為基礎,將室內粉刷一新,裝飾了文化牆,配齊了桌椅、書籍,建起了高莊村專門的黨員活動中心。

有了黨建陣地,他又從“三會一課”和黨員學習抓起:考慮到村支部工作的特殊性,在他的建議下,村支兩委將“三會一課”與扶貧工作例會相結合,同日召開、分段進行、分別記錄;同時,村支兩委要求村裏全體幹部和在家的年輕黨員在自學政策的基礎上,與幫扶責任人一道,走村入戶宣傳黨的扶貧政策。

此外,針對黨建相關製度不規範的情況,他還與村支兩委密切配合,通過集體討論,訂立村支部工作責任清單,對支部黨員設崗定責,並建立起村幹部輪流值班服務群眾的機製;借助日常走訪,對村內黨員開展個人談心談話,使全村黨員明白我是誰、為了誰,也最大限度爭取到村支兩委對工作開展的廣泛支持。

在何開軍和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高莊村的黨建活動逐漸開展得有聲有色,高莊村黨支部已成為全鄉最團結和最有戰鬥力的黨組織。在2018年縣委“兩優一先”表彰活動中,高莊村黨支部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村支部書記石勝遠也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村裏兩名年輕幹部還分別被發展入黨和吸納為入黨積極分子。

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濕鞋

有了堅強和團結的黨支部,高莊村的脫貧攻堅工作開始提速。以危房改造核查和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何開軍與楊通俊、程軍等駐村扶貧隊隊員一道,積極配合高莊村村支兩委整體推進全村水、電、路、訊、房,以及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保障工作。

扶貧期間,高莊村新建村民文化廣場800餘平方米、村級衛生室180餘平方米、村愛心小屋1個、兒童之家1個;新增3台變壓器,全麵實現用電穩定;新建4個電信基站,實現全村無線信號全覆蓋;全村無一適齡兒童輟學,義務教育有保障;全村實現戶戶飲上安全水、寨寨通上硬化路,真正實現“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濕鞋”。

全村栽種青花椒2400餘畝、百合400餘畝,全村牛羊養殖185頭(隻),主導產業覆蓋農戶92%、貧困戶100%。成立專業合作社3家,入社農戶82戶、貧困戶45戶。實施到戶產業217戶,覆蓋貧困戶100%。在住房方麵,C、D級危房改建111戶,入住率達100%;異地搬遷77戶386人。此外,幫扶責任人為貧困戶解決戶籍變更、保險賠付、輟學學生勸返複學、小額扶貧貸款等疑難問題不知多少件。高莊村扶貧工作順利通過縣級、市級、國家級脫貧工作驗收。

高莊村的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6.94%下降到現在的0.34%,村內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精準脫貧保險參保率達到了100%,在2019年1月縣委、縣政府開展的年度駐村書記工作考核評價中,何開軍以100分的優異成績名列前茅,所在駐村工作隊也獲得縣鄉兩級政府充分肯定。同時,因扶貧工作突出,何開軍還相繼獲得2018年中國電信重慶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和2019年市公司十佳標兵稱號。

2020年2月,酉陽、城口、巫溪、彭水4個縣以綜合貧困發生率低於3%、脫貧人口錯退率低於2%、貧困人口漏評率低於2%、群眾認可度達90%以上的標準,通過了國務院扶貧辦脫貧攻堅工作驗收,實現了全縣整體脫貧摘帽。

我也耍得不安寧

2020年新春佳節,已有很多個節假日都沒有休息的何開軍難得返家與家人團聚。而此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他這個假期注定再也無法平靜度過。

當看到新聞報道中疫情形勢逐漸嚴峻時,何開軍主動和村支書聯係,問何時返回村裏。盡管村支書一再表示,村裏已按上級要求,有序開展防疫工作,讓他安心在家多陪陪家人,但他還是自願放棄休息,正月初八便主動提前返崗,積極參加村支部的疫情排查和防控工作。

“當我看到村裏的戰友們都奮戰在一線時,我也耍得不安寧。”閑不住的何開軍一返回村裏,就立即配合村支部深入村組逐戶開展疫情排查工作,登記造冊4000多人,排查出從武漢務工返村人員6名,並對相關人員實行居家隔離措施。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貧。除抓好疫情防控外,何開軍還不忘繼續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和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聯係協助高莊村8組為兩戶五保戶粉刷房子、硬化地坪、整修廁所……

當疫情形勢有所好轉,鄉黨委安排他輪休時,他左思右想,還是選擇繼續奮戰在一線;當上級組織準備推薦他作為防疫期間先進個人時,他主動要求把先進個人的名額給其他幹得更突出、更出色的同誌。何開軍在日記中寫:“很多同誌都比我做得更好,我隻是在國家需要之時,做了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

我是老黨員,服從組織安排

扶貧工作就是這樣一天又一天看似簡單的重複,就是這樣一件事接一件事地解決,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駐村扶貧以來,何開軍已連續在村裏過了三個生日。生日當天最讓他掛念的還是家人,他在日記中寫:“此刻,我最想的人,一是我的父母;二是給予我美好之家的人——我的妻子。在此,我謝謝你,我親愛的李妹,你辛苦了!”

為幫忙照料兒孫,何開軍的妻子也隨家人搬到外地。“為盼早日全家團圓,家裏人每天都在倒計時。”然而,因脫貧攻堅還未全麵收官,在上級組織征求他的意見時,何開軍隻說了一句:“我是老黨員,服從組織安排。”

“身為基層扶貧戰線的一員,我們不怕工作上的艱辛,不怕拋家棄子吃住在村,不怕犧牲個人所有節假日和周末,我們最怕的是平時的努力得不到貧困群眾的認可!”何開軍在日記中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