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種
中文簡體 中文繁體 English
營業廳
網上營業廳 掌上營業廳
返回頂部
消除隱性“數字鴻溝” 關愛老年智能生活
汪建 2020-12-25 人民郵電報
分享:
   

(圖片來源於網絡)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麵遇到的突出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這是國家層麵對近期暴露出來的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麵遇到困難的及時回應。

信息社會是一個普惠型社會,讓信息技術惠及最廣大群體一直是信息通信行業的追求。近期,智能技術的應用呈現加速趨勢,大量業務、服務向互聯網遷移,其本意是方便大眾,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但是,由於“數字鴻溝”的存在,這些數字便民措施有時卻讓老年人深感不便。

“數字鴻溝”由來已久,曾經表現為顯性的通信網絡接入困難。經過通信行業近20年的努力,我國目前已經實現98%行政村通4G和光纖,實現了農村、城市“同網同速”,顯性“數字鴻溝”已大幅縮小。與此同時,隱性“數字鴻溝”日益凸顯,主要表現為,在通信網絡已經較為普及的地區,仍然存在著使消費者不能、不易享受信息服務的障礙。

隱性“數字鴻溝”成因複雜,主要包括收入水平、知識水平、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年齡因素導致用戶麵臨的針對性應用過少、應用操作複雜、學習新技能困難等問題。到2019年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4億,占總人口的18.1%,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應用信息服務困難的問題日益凸顯。

此次發布的《方案》,從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狀態下對老年人的服務保障、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費、便利老年人文體活動、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7個層麵提出了20項具體舉措要求,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

信息通信行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積極落實《方案》,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增進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全體人民福祉,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電信運營商的營業廳是一個愛老助老的絕佳場所。營業廳的工作人員業務素質高、手機玩得溜、服務意識強,有條件的可以設立專職崗位來愛老助老,並且服務範圍可以不局限於通信業務,做老年人智能生活的貼心小助理。此外,電信運營商還可以從提速降費、信息扶貧等角度入手,提升老年人信息服務體驗。

終端廠商可以專門研發適用於老年人的智能手機,從界麵、字號、音量、程序等多方麵進行優化,嵌入滿足老年人需求的應用,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更期待的是專門研發老年人適用的智能終端,比如具備家庭看護功能的機器人、可以聊天互動關愛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智能助手等。

業務軟件廠商在開發政務、醫療、商務等基礎應用時,在規劃階段就應重點考慮老年人應用的因素,專門設計老年人應用入口,降低應用難度。

此外,信息通信行業在落實《方案》過程中,也有必要舉一反三,把青少年、低收入人群、殘障人士等群體一並考慮進來,為他們開發具有針對性的智能應用方案,造福全社會。

“人民郵電為人民”是信息通信行業的初心,也貫穿於行業發展曆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麵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切實解決好一個個難題,與他們一起步入美好的信息社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